1克拉钻石的价格,真的能买一辆小汽车!这不是夸张,而是残酷的现实。很多人对宝石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。今天必须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些常识,不然花了冤枉钱都不知道。
宝石界的“等级森严”
珠宝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把宝石分成三六九等。最顶层的叫“五大宝石”:钻石、祖母绿、金绿宝石、红宝石、蓝宝石。除了金绿宝石有点争议,其他四个直接被封为“贵宝石”。
剩下的那些石头,就被西方人给了个难听的名字——“半宝石”。这个分类方法把咱们的和田玉、翡翠都排除在外了,明明现在这两样东西也贵得离谱。
常见的半宝石有尖晶石、石榴石、欧泊这些。说白了,就是“买不起贵宝石就买这些凑合”的意思。
钻石的“血统证明”
钻石这玩意儿,说起来就是碳原子的逆袭故事。在地下150公里深的地方,承受着4.5万倍大气压,忍受1100度的高温,整整熬了十亿年。
能熬出来的成了钻石,熬不出来的就是铅笔芯里的石墨。这差距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
钻石不光硬度第一,连颜色都要卷个遍。红的、蓝的、黄的、绿的,差点把彩虹都搬过来了。它还有个特点,光线进去不分叉,只会冷冷地反射出银白色光芒,就像冬天的冰棱子。
顶级的钻石,1克拉能卖到十几万。这价格,确实够买辆不错的家用车了。
第一个“冒牌货”:锆石的尴尬身世
天然锆石本来挺有身份的,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矿物之一。它的火彩很足,色散值0.038,跟钻石的0.044差不了多少。
在没有人造宝石的年代,锆石确实是钻石的最佳替身。可惜好景不长,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一出现,天然锆石就被踢下了台。
更惨的是,商家嫌“立方氧化锆”这名字太拗口,直接简化成“锆石”。结果天然锆石连名字都被抢了,价格也跟着掉到了谷底。
现在市面上说的锆石,基本都是指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锆。这东西便宜得很,地摊上那些亮闪闪的首饰,大部分都是它。
第二个“高仿选手”:莫桑石的光芒陷阱
莫桑石的化学名叫合成碳化硅,一听就知道是实验室的产物。这东西硬度9.25,仅次于钻石,确实够硬。
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彩比钻石还夸张。色散值比钻石高,在阳光下闪得人眼花缭乱,像把整个彩虹都塞进了石头里。
可这过分的闪光反而暴露了它的身份。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,这绝对不是钻石。火彩太过了,反而成了它的致命弱点。
不过年轻人倒是挺喜欢的,毕竟价格便宜,戴上也够闪。
第三个“终极BOSS”:培育钻石的完美复制
要说最难分辨的,还得是培育钻石。这玩意儿跟天然钻石是一个妈生的,基因完全一样。
实验室用HPHT高温高压法,或者CVD化学气相沉积法,直接复制出了钻石。连GIA这样的权威机构都得老老实实给它出证书。
培育钻石的价格只有天然钻石的几分之一,有时候甚至更便宜。省下的钱确实够买好几个包了。
但正因为太像,有些黑心商家会偷偷混卖。证书上写着“实验室培育”,价格却按天然钻石收。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证书。
这些“替身”真的值得买吗?
每种替代品都有自己的优缺点。锆石便宜但不耐磨,莫桑石火彩过头容易露馅,培育钻石性能一样但保值性存疑。
选择哪种,完全看个人需求和钱包厚度。有钱当然买天然钻石,没钱买个替代品也能戴得很开心。
关键是要诚实,别拿假的当真的炫耀。毕竟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穿,到时候丢的是自己的脸。
钱是自己的,选择也是自己的。但花钱买个明白,总比被人忽悠强。你觉得这些钻石替代品,到底是给了普通人戴钻石的机会,还是在贬低钻石的价值?
诚信配资-网上配资公司-个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