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高气爽,是出行的好时期,但许多人总感觉眼睛容易发痒、甚至有刺痛感。武汉普瑞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疾病科负责人徐静医生介绍到,这是因为秋季气候干燥,也是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的高发季节。
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和干眼症?
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接触周围环境中的抗原 (如花粉、动物皮毛、艾蒿等)产生的一种过敏反应,患者常出现眼痒、眼部分泌物增多、结膜(俗称白眼球)充血等症状;
展开剩余66%干眼症则是由于多种原因(泪液分泌不足、泪液质量异常、睑板腺功能障碍等)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,患者多有眼部干涩、异物感、烧灼感、视疲劳、畏光等症状。
诊断关键:揪“真凶”需科学鉴别
若出现”痒+干”症状,建议进行以下检查:
泪液分泌试验(Schirmer试验):评估基础泪液分泌量 泪膜破裂时间(BUT):检测泪膜稳定性 结膜刮片:查找嗜酸性粒细胞(过敏标志物) 过敏原检测:锁定引发过敏的“元凶” 警惕误诊陷阱:儿童患者因表述不清,常被误诊为单纯干眼或过敏性结膜炎;
老年人可能将症状归咎于"年龄大",延误治疗;
综合治疗:打破“痒-干-更痒”的恶性循环
1.抗过敏治疗:控制炎症源头
使用抗过敏眼药水 联合低浓度激素(如氟米龙)短期使用, 抑制顽固性炎症;2.干眼干预:修复泪膜三层结构
补水:无防腐剂人工泪液(如玻璃酸钠)每日4-6次,补充水液层 锁水:脂质替代凝胶(如卡波姆)夜间使用, 修复脂质层 促分泌:使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等促泌剂。 物理治疗:多维度修复眼表 冷敷:缓解急性期充血、瘙痒 OPT强脉冲光:改善睑板腺堵塞,减少炎症 介质 泪道栓塞:中重度干眼可保留自身泪液过敏性结膜炎与干眼症如同一对“难兄难弟”,单独应对往往事倍功半。只有精准诊断、联合治疗,才能让眼睛告别“痒干交加”的折磨。如果您或家人长期受眼痒、干涩困扰,请及时到眼科进行专项检查,早干预、早康复。
发布于:湖北省诚信配资-网上配资公司-个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